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,有何讲究?

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,有何讲究?

作者:10taste_ad    日期:2024-11-13

狮子头是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淮扬美食,可不是普通的肉丸子能够比拟的——狮子头是著名的开国第一宴六大热菜之一,也是淮扬菜系最具代表性且闻名天下的招牌菜。


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

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,有何讲究?

师从沈从文的著名当代小说家、散文家、戏剧家汪曾祺先生形容狮子头松而不散,入口即化。他在《肉食者不鄙》一文中还写到了狮子头:狮子头是淮安菜。猪肉肥瘦各半,爱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,要“细切粗斩”,如石榴米大小,荸荠切碎,与肉末同拌,用手抟成招柑大的球,入油锅略炸,至外结薄壳,捞出,放进水锅中,加酱油、糖,慢火煮,煮至透味,收汤放入深腹大盘。

如果说风味是一幅画,那狮子头一定是清丽柔美的江南水粉。

宋代大诗人杨万里诗云:“却将一脔配两蟹,世间真有扬州鹤”。将吃蟹粉狮子头喻为“骑鹤下扬州”的神仙境界,生动诱人。

狮子头的讲究

PART 1【主料猪肉的品质、部位与配比】

狮子头的主料是猪肉,因此猪肉的品质、部位与配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狮子头的品质与美味度。

猪肉要甄选肌内脂比较丰富的冷鲜肉。冷鲜肉的肉质更有弹性,丰富的肌内脂中的谷氨酸、天冬氨酸等鲜味物质能被更好保留并发挥肉香。

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,有何讲究?

肉要讲究肥瘦相间,狮子头肥肉必不可少,否则会失去肥腴鲜嫩的口感,猪肋条肉、五花肉均可。

肥瘦配比很重要,大体来讲,肥肉和精肉的比例在3:7。另外,肥瘦比还会根据季节不同而微调:夏天3:7,春秋4:6,而冬天寒冷,可以肥瘦5:5,除了季节性的肥瘦比偏向之外,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来进行调配。

PART 2 【刀工】

狮子头的刀工秘诀在于“多切少斩”。因为肥肉与瘦肉的纹理不同,要分开来切成丝,而后切成石榴籽大小的肉丁(肥肉丁要比瘦肉丁略大些),尽量用切的方式,到最后略剁斩几下即可,尤其别用绞肉机。这样的好处是保持肉质的肌理,让组织尚存,最大程度的保持口感的鲜嫩。

PART3 【调味】

这是狮子头的点睛之处。除了大家看到的狮子头上点缀的蟹粉,还会有厨师将辅料掺入肉圆中,取其味,却又不见其形,比如我们可以吃到狮子头中有荸荠,有雪梨,有蛋清等,口感各具特色。

正宗的狮子头是不掺杂鸡肉的和过多淀粉的。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在大学食堂吃到的“红烧狮子头”,一口咬下去,鸡肉味儿反而更重一些,不是醇正的猪肉味儿,直到吃了正宗的纯猪肉做的的狮子头,才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吃了多年的“鸡肉淀粉团子”。

PART4 【烹饪】

烹饪的过程就简单多了,为了清爽考虑,汤头可用笋丁和香菇以及少量的调味料即可,慎用酱油,因为厨房小白火候把握的技巧有限,煨久易带酸气。有些地方也会用鸡汤作为汤底。肉圆下入热汤锅中,狮子头中包含的鸡蛋清一遇到高温,就会很快成型,这样肉圆不容易散掉,而且还会锁住肉的香味。小火慢炖2-3个小时,酥烂鲜嫩的狮子头就可以出锅了。

今阅至此,若是今日晚餐能有那么一盘上乘美味的狮子头来应景那定是极好的。毋需久等,拾分味道匠心研制的狮子头11月已上市,兼顾淮扬与齐鲁两种风味,稳稳抓住南北人民的胃。

“文学家中的美食家”汪曾祺笔下怒赞的狮子头,有何讲究?

参考书籍:

《肉食者不鄙》 汪曾祺